被狗咬傷后得狂犬病的幾率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數(shù)值,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。狗是健康的,并且按時接種了狂犬病疫苗,那么感染狂犬病的幾率相對較低。但如果狗是狂犬病病毒攜帶者,被咬傷后感染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。一般來說,被健康狗咬傷后感染狂犬病的幾率非常低,可能在萬分之一以下;而被狂犬病狗咬傷后,若不進行任何處理,感染幾率可高達15%至30%甚至更高。
咬傷部位越靠近頭部、頸部等神經(jīng)豐富的部位,病毒傳播到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的速度就越快,感染的風險也就越高。咬傷的嚴重程度也會影響感染幾率,傷口越深、越大,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。被咬傷在四肢等部位,感染幾率相對較低;若咬傷在頭頸部,感染幾率會明顯升高。輕度咬傷感染幾率可能在10%左右,嚴重咬傷可能達到20%以上。及時、正確地處理傷口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風險。如果傷口沒有得到及時處理,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體。受傷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,并盡快就醫(yī)進行規(guī)范的傷口處理和疫苗接種,感染幾率會顯著降低,可能在1%以下;若未處理傷口,感染幾率會明顯增加。被狗咬傷后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預(yù)防狂犬病的發(fā)生。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和必要時注射免疫球蛋白,感染幾率幾乎為零;未接種疫苗,感染幾率則根據(jù)上述因素綜合而定。
總之,被狗咬傷后得狂犬病的幾率因多種因素而異。為了降低感染風險,一旦被狗咬傷,應(yīng)立即進行傷口處理,并盡快就醫(yī)接種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。同時,要加強對狗的管理,定期為寵物狗接種疫苗,避免接觸流浪狗,以減少狂犬病的發(fā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