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血壓是指血壓低于正常范圍的情況。低血壓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,包括以下幾種:
1.心臟問題:心臟泵血能力不足,如心臟病、心律失常等,會導致血液供應不足,引起低血壓。
2.血容量減少:失血、脫水、嚴重腹瀉等情況會導致血容量減少,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,從而引起低血壓。
3.血管擴張:某些藥物、過敏反應、感染等情況會導致血管擴張,血壓下降。
4.神經(jīng)調節(jié)失常:自主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功能紊亂,如神經(jīng)介導性低血壓、多系統(tǒng)萎縮等,會導致血壓調節(jié)異常,引起低血壓。
低血壓的危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供氧不足:低血壓會導致血液流動不暢,從而影響組織和器官的供氧,引起頭暈、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。
2.疲勞和虛弱:低血壓會使人感到疲勞和虛弱,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3.眩暈和暈厥:低血壓可能導致眩暈和暈厥,尤其是在從坐位或躺位突然站起時。
4.心腦供血不足:低血壓會影響心腦血液供應,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,如心絞痛、心肌梗死、中風等。
5.腎功能受損:低血壓會影響腎臟的血液灌注,導致腎功能受損。
因此,如果出現(xiàn)低血壓的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并接受治療,以預防潛在的危害。